2007年12月5日 星期三

恆春半島中央山脈餘脈最高峰-里龍山

日期:2007.12.02
成員:陳前輩&陳大嫂、Leon&Niki、顏祥&Yoyo&Lulu、四角褲&岑欣、小廖&淑玲、大呆&小莎、將軍、David、魔王、火星人、麥子還有很多打過招呼但是不確定大名的山友。
總里程:10.5公里
行車資訊:沿著臺26線(屏鵝公路)南下至379號橋轉東進入產業道路,沿途依坡度自行取決停車處,此為北側登山口。亦可臺26線繼續南下至第385號橋轉東進入產業道路,沿途依坡度自行取決停車處,此為南側登山口。南側坡度陡,北側較為平緩。

12/2這一天,與阿超、Niki、火星人一路沿著國道三號南下,直到國道三號已經被我們走完了,目的地還是沒有到,繼續沿著臺17線往南走,進到工業區後,眼尖的阿超不是認門牌號碼,而是一眼認出將軍大人的車子,一下子就找到了,畢竟將軍這部車陪阿超走過太多地方,他大概用聞的也可以聞出車子的位置來,就這樣一下子就找到陳前輩家。先看到大嫂,之後看到陳前輩,第一天到達的夥伴都已經躺平了,不過很貼心的留下一大鍋紅豆湯讓我們可以吃宵夜。謝謝yoyo煮這麼一大鍋紅豆湯,大家寒喧了好一陣子。我發現桌角有一些志書、地名辭書、地圖集還有文史類的書籍,難道陳前輩也是喜歡爬山結合史地研究的人嗎?就跟陳前輩請教一些書籍的問題,阿超說:「你問這個就問對人了……陳前輩蒐集很多地圖和資料」。我開始越問越多書,還有一些資料的來源,發現陳前輩知道好多好多東西,聊下去一定不得了…………..不過已經晚了,還是趕緊吃碗紅豆湯早點休息,上樓鋪好睡墊,張開睡袋後,拿著牙刷下樓刷牙,在廚房角落又發現一些泛黃的地圖集,陳前輩也還沒睡……..這下不得了……一老一少聊起來了,陳前輩從水野遵偷偷潛入臺灣測繪地圖…臺灣堡圖…蕃地地形圖…臺灣地形圖…美軍陸軍轟炸標定圖…聯勤軍圖…經建一版…如數家珍….然後把電腦打開…所有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中研院計算中心GIS小組…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總督府檔案公文類纂等的研究成果一一呈現出來,我非常驚訝陳前輩的所知,他知道的研究和地圖資源非常的多元且豐富……他無私地與我這個小輩分享….我們就這樣聊著直到凌晨1點,雖然第一次跟陳前輩見面,不過真的是一見如故,非常高興可以認識這麼一位前輩,有入寶山的感覺。

隔天一早,五點鐘有兩隻手機響了…..一隻無聲一隻有聲….身旁的將軍大人顯然已經是了無睡意了,我就跟他哈啦八通關的事….不一會兒他就起身了…我其實是想再偷懶賴床….可是將軍大人起床….我等小兵怎能不趕緊起身呢….誰叫我動作慢又愛賴床….將軍是動作快又不會賴床….非常的可靠…..爬山要讓自己身體有規律的作息和清楚的行事次序…..我越來越體會這點的重要性….所以….趕緊腰部一縮….趕快把身體立起來….離開睡袋。下樓後,陳前輩已經坐在客廳了,我的媽呀….前輩就是前輩,一點都不誤時,yoyo已經在煮我們夢寐以求的芋圓紅豆湯,軟Q滑嫩的芋圓和地瓜圓,真材實料,還可以吃到塊狀芋頭和地瓜泥,真的是太棒了,連吃了三碗,吃飽飽的,太幸福了!

大夥隨即驅車前往北側登山口,在登山口見到了David大哥,真的很高興見到他。將軍、Niki、阿超將車開至南側登山口以便下山後可以接駁,陳前輩指揮著其他的夥伴可以先行前進….就這樣開始了里龍山之行…….

未完……..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尾上山北稜替代路線探勘

這一趟的探勘行程,有很多的體會,也有很多的第一次…………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探勘行程;第一次登山團契在營地試辦;第一次體會咬人貓的刺、痛、麻………

這一趟,也發現身旁山友令人敬佩的體力、毅力、耐受力、行動力,還有敏銳的方向感和路程記憶…………非常慶幸自己能和夥伴同走這一趟探勘行程……..從大家身上看到可敬的態度和精神,讓我有很多的體會與學習………期待下一趟尾上山北稜的二勘……

為了避免94年5月屯原登山口700M處山難事件之類似情形再度發生,週三隊的教授決定探勘一條可以在大雨過後從雲海保線所上尾山上撤退回登山口的路線,取代能高越嶺道雲海保線所以西的路段。96.10.27教授、阿來、小高、阿戊已經探勘過尾上山的西稜路線,評估西稜路線適合中級山的輕裝行程,如果雨天過後重裝走這一條路線,仍舊有潛在的危險性,請參考尾上山西稜探勘


因為這樣的考慮,所以有了這一次北稜路線的探勘行程,行程紀錄如下:
(另補)
地圖
(另補)

這一次的探勘行程,我們96.11.16這一晚來到靜觀部落合作國小
的走廊露宿,因為睡在樓梯間,風不會直接灌進來,所以那晚睡得很香甜。在睡袋裡面窩著,身旁是將軍、阿超兩位夥伴,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大學的時候,在山上部落的國小出隊,也是這樣席地而睡,身旁也都是很要好地夥伴,就這樣很窩心的睡著了。清晨起來,在操場見到了教授,他昨晚從臺北風塵僕僕地趕來這個濁水溪最上游的國小,就直接在車上睡了,應該是沒有睡得很好吧,一定也沒有睡飽。

在部落上方停車後,我們開始沿著產業道路走,沿途看到臺14甲霧社支線沿線的山稜和山峰,映著清晨金黃色的陽光,晴朗的天氣加上清冽的溫度,還有昨晚飽足地睡眠和眼前這一列金黃色的山頭和稜脈。讓這個早上走起路來,格外地清爽和有精神。



途中經過一處工寮,主人親切地遞上熱茶,還送阿超兩顆像皮球一樣大地雪梨,讓我們帶去山上享用,兩顆大概有五斤重,阿超的背包頓時又多了三公斤,來到接近武浪洋山的山腰時,阿超切了第一顆雪梨分享給大家,每個人咬了第一口後,都是說同樣的話:「喔…su-ut…….好甜喔」,咬了第二口,也是說同樣的話:「喔..怎麼那麼甜…」,這裡的雪梨真的很清甜,又多汁,在我們抵達武浪洋山頂後,在一旁的緩坡山腰休息用餐時,我們又嗑了第二顆雪梨,因為我們實在不忍心讓阿超瘦瘦的身軀揹那麼重,所以趕緊幫他分擔第二顆雪梨,離分享第一顆雪梨的時間大概還不到半小時,哈哈……阿超,大家都很體貼你吧!



之後續往尾上山登山口的路上,有很清楚的奇萊連峰展望,非常清晰、一路看著這個美麗動人的展望走到登山口,來到尾上山的登山口,沿著山腰走,路徑狹窄,沿途一堆咬人貓,以前有看過咬人貓,但是有足夠的空間迴避它,但是這一條路徑平均只有一雙腳並列地寬度,路徑旁植被茂盛,咬人貓伸展到路徑,所以都會「ㄏㄨㄟˊ」到他,先是強烈地刺痛感……再來就是灼熱感……然後麻麻地……再來就差不多消褪了。沿途只有我唉唉叫…….其他成員好像都已經很習慣剛接觸咬人貓瞬間的那種刺痛酥麻感了。


沿途教授不斷地觀察可能的上切點,並且標定座標,到了此行水管路上最後一處的上切點,大家在此休息,將軍往前發現了一處非常棒的水源營地,離上切點很近,之後夥伴開始上切,卸下大背包,開始探勘上切北支稜的路線。教授拿出厚厚一疊登山路條發給大家,一開始還在想有需要這麼多嗎,後來發現不但需要,有時還會不夠,還好教授帶的數量夠充足,阿超的草刀也開始現出鋒芒,派上用場。沿路教授帶頭開路,阿超負責清理路徑上的植被,將軍和我負責將路徑綁上路條,將軍和阿超也協助找路,來到2460m,確認路徑接到北支稜尾端,就折返回原地,結束第一天的探勘行程。

我們開始搭營、取水、煮食、用餐。將軍嘗試做了新的登山食物……花生小魚乾辣醬,用來拌關廟麵……聞起來好香,看起來很好吃,光是用聞的看的就已經食欲大開,將軍大哥的登山食物都是自己準備,不但美味可口,也很有健康概念,也跟將軍大哥請教食材和作法,有機會自己也來試看看!學習到山上的食物儘量熱量高一點、口味重一點,這樣容易下飯,也讓高耗能的探勘活動可以有足夠的熱量維持體力。後來真的體認到爬山要讓自己吃得飽、睡得好!這是非常重要的。

入夜後,燒水泡茶,行前邀請夥伴這一次在山上可以一起聚會,因為明天還有探勘行程,這個時間大家用完餐,時間很剛好,就提議大家一同來聚會,真的很高興里昂、將軍有意願一同在山上聚會。更讓我驚訝的是……今天白天教授問我說:「為什麼你叫麥子……你是基督徒嗎?」,我回答說:「是啊」,然後教授緊接著表示說他也是基督徒,我又驚訝又高興……隨即跟他分享登山時在野外聚會的想法。太棒了……登山團契又多了一位成員,感謝主。晚上聚會時,因為有教授的加入,讓我原本小小緊張的心安穩多了,將軍、阿超、教授、還有麥子,我們四個人一同在營地分享話語、唱詩歌敬拜讚美、同心禱告、彼此分享回饋,好棒,最後教授的結束和祝福禱告讓我心中充滿著溫暖、平安,也對明天的行程充滿信心和期待。能夠在大自然寂靜的夜晚裡,與登山的夥伴一同聚會,同享主裡的平安和喜樂。真的是很棒的一件事,感謝主,感謝將軍還有阿超的加入,還有主所賜的同工-教授,有您的一同參與真的讓我好安心,整體聚會因為有主的保守和同行夥伴的參與,真的讓人好感動。這是登山團契的第一次聚會……感謝主……感謝大家(包括行前提供建議的夥伴:Niki、紫娟、大雄),謝謝你們。


隔天一早,用完餐、收拾好各式裝備,重裝放至上切點附近,輕裝前往昨天的折返點,繼續未竟的路線探勘。這一天,從夥伴身上發現到很多超棒的態度和精神,讓我有很多的體會和學習。教授領頭依著方位或是可辨認的砍痕不斷地踏出適合行進的路線,尋找合宜的路線或是既有的獵徑,遇到較長的路線預判時,就選擇相對制高點針對微地形的變化搭配地圖等高線,判斷可能的行進路線,然後從每一步的踏出去隨時調整,試圖找出一條最適合走的路線。


將軍有著很強的路線記憶能力,走過的路、休息過的點,他都記得,我跌坐在箭竹叢裡滑落的手機,是他回程幫我找回來的,一路上的行程時間:例如從甲地點幾點離開,到乙地點花多少時間,然後預估還要多久可以走到丙地點,都是將軍在抓時間點,非常有參考性。





阿超有著過人的耐受力,他一路在教授後面沿著踏勘確定的路徑用草刀清植被,還穿著短袖,一路上被藤蔓的刺鉤扎得手上都是傷口、手掌也因為手握草刀揮砍而起了水泡,頭頂更被枝條彈刺到而局部流血腫脹,在山上都沒有聽到他唉一聲,直到下山後在南開休息時看他在摳頭頂上的血塊才知道。而且一趟探勘行程下來,阿超做這麼粗重的工作,才喝了200㏄的水,耐受力驚人。而且很細心,在我們換手的地方時,阿超建議把登山杖放在原處,回程時再來拿,我把登山杖並排放在大樹的樹下,但是回程時,看到登山杖掛在樹幹突出處,才意會出阿超的細心,他擔心我們回程路過時會忽略掉放置地點,所以掛在明顯的位置,那個位置真的很明顯,絕對不會看不見!他想到很多我沒有想到的,真的很細心。

這一趟探勘行程下來,真的有很多體會,從夥伴身上學習到很多很棒的態度和特質。真的很高興能參與這一趟尾上山北稜的探勘行程,期待下次的相聚,再把未竟的路線踏勘完成。



夥伴紀錄:
將軍:山探勘
里昂:2007_1117-1118_能高越嶺西段替代路線-武浪洋山到尾上山尚缺臨門一腳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登山團契—互為肢體、走向自然、體驗上帝創造的奧妙

這一次濁水溪石城谷之行因為自己在行程上有錯估,一日的行程變成兩日,第二天早上醒來就很想邀請大家一同主日禮拜,雖然趕不回教堂禮拜,不過仍然是可以在野外禮拜的,而且只要有兩個人以上,就可以聚會。因為無論在哪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馬太福音十八20)。當時因為沒有準備聚會的詩歌和內容,所以沒有提出來。
回程的時候就在想,要是主日的時候剛好在山上,其實是可以聚會的,不管您是不是基督徒,都歡迎參加。已經是基督徒的,記得還是要有自己委身的教會和固定的小組聚會生活喔,畢竟只有主日禮拜是不能取代教會生活的。
因為主日禮拜的感覺實在是很享受,如果有機會在山上享受主日禮拜中聖靈運行、被主更新造就、釋放安慰的感覺,一定很棒。我實在不想因為爬山而放棄主日禮拜,加上有時山上的行程安排又會跟主日衝突。所以,想成立一個登山團契。平常可以相互連絡、關心,有機會在山上一起爬山,就在山上聚會。歡迎同行的夥伴一起參加。
千萬不要認為我們要捨棄自己的教會喔,還是要叮嚀一下,已經是基督徒的…….還是要有自己委身的教會和固定的聚會生活,彼此互無肢體,在生活中互為遮蓋。
登山團契的構想除了是在山上也可以聚會外,最重要的……..還是讓同行的夥伴有機會可以認識這位昔在、今在、永在的全能者耶和華。在大自然中,絕對比在平地中更容易感受造物者的奧妙和神奇,這種體驗絕對是很棒的。讓每一趟的山中行,除了有自然、生態、人文豐富的領受外,也還有心靈的釋放、安慰和造就,讓神的祝福和恩典滿滿地澆灌在我們身上,哈哈…..太棒了!

之後聚會的運作,先擬定出一些方式,整理如下:
一、聚會內容與流程
(一)靜謐、安歇準備聚會:請成員在預定的聚會時間前5分鐘預備心(可以禱告、安歇、靜謐)等待聚會的開始。
(二)破冰(10分鐘):
1. 準備小團康或是預備主題讓大家分享:幫助彼此認識、降低彼此不太熟悉或是生澀的感覺,讓大家可以融入聚會的氣氛。
(三)敬拜讚美(15分鐘):
1. 一次選二首詩歌,事前會先把詩歌的聲音檔和歌詞電子檔mail給此次同行的夥伴,有空可以先聽先唱,幫助熟悉歌曲。
2. 敬拜讚美以清唱或mp3撥放(手機音源擴大)的方式進行,領唱者需要完全熟悉歌曲,其他成員請在山下時先聽歌曲、熟悉曲調,會印單張歌詞在山上提供給大家。
(四)裝備與教導(10分鐘):
1. 由已閱讀完畢的成員領讀與教導相關教材或內容。(例如:《歡迎來到新家庭》、《如何帶領小組討論》、《耶穌生平》)
2. 一次以適量為原則,逐次將教材內容領讀教導完畢。
(五)帶領話語(15分鐘)
1. 話語內容選用顧及穩定性,以能夠幫助生活實踐為原則(例如:旌旗教會話語、GOOD TV國內外牧師講道集),更動前先進行小組討論,取得共識,話語來源更動次數不宜頻繁,維持長期穩定為原則。
2. 目前選用臺中旌旗教會之話語教材。
3. 話語帶領者以一個系列為原則,不以篇為原則。
(六)分享(20分鐘)
1. 分享話語帶給我的幫助、省思、激勵、安慰、造就等等。
2. 鼓勵見證分享,每個人的見證會造就鼓舞別人,同時也會榮耀神。
3. 生命故事細節不須詳述,交代發展之轉折處即可。
(七)代禱(20分鐘)
1. 心中有代禱需求請踴躍提出來(例如:關係、工作、健康、內心的負面情緒等等),由大家為你服事禱告,大家不用擔心不會禱告,就像是平常在說話,誠實地由心發出,把禱告的事情跟天父說,這樣就可以了。
2. 特別需要禱告者,小組成員列入週間代禱名單中持續禱告,也可適時電話關懷,必要時可邀集時間上能配合之小組成員作探訪。

二、聚會態度
(一)期待被聖靈更新、充滿、釋放、安慰、造就。
(二)喜樂、敞開、活潑。
(三)私密分享請務必尊重當事人之隱私,勿對外宣揚。

濁水溪上游武界至石城谷巡禮

當初阿超在邀約石城谷之行時,我就滿懷興奮、滿心期待這趟行程…….必須要從武界沿著濁水溪上游河段順流而下,才能到達石城谷…….從地圖上可以發現萬大至地利合流坪往南延伸到郡大溪這段河谷,在地質構造上是一個南北走向斷層河谷,也是臺灣唯一的南北向河谷,屬於匹亞南構造線的一部分,匹亞南構造線是臺灣從東北方太平洋沖繩海槽張裂至蘭陽溪上游、沿著大甲溪上游、眉溪上游、濁水溪上游南申至郡大溪(亦是濁水溪上游)越過玉山山塊後折西南接荖濃溪谷出屏東平原後沿著潮州斷層南申至臺灣海峽的一個地質構造線。所以我們這次走的這個河段,就是在這個構造線上,可能有兩處斷層活動帶,武界以北是曲冰斷層,以南是武界斷層............